所谓合规经营,就是一个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既要遵守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包括企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等,又要遵守项目所在国的各项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
从国际上看,随着国际工程市场的透明度不断提升,法制不断健全,多个国家近年来相继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制定关于反腐败方面的法律法规。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相关国际组织针对“合规经营”方面的指导文件也纷纷出台,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合规管理体系指南》、经合组织OECD的《内控、道德与合规最佳行为指南》以及世界银行的《诚信合规指南》等,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履行、依法合规、反商业贿赂等事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从国内来看,中资企业海外合规经营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关注。2017年5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合规制度建设”。
新形势下,对于国际工程企业来说,今后不但要以利润为导向,继续在国际市场承揽实施项目;而且更要以法律和制度为准绳,通过合规经营防范经营风险,保障自身利益安全。
合规经营是企业需要面对的日常工作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参与的国际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业务范围逐渐遍及全球。特别是在非洲、南亚、东南亚等重点区域,中资企业优势明显,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中资企业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东道国政府和民众、国际组织和媒体的关注,有的项目甚至被拿着“放大镜”进行重点审视,企业合规经营并做好相应风险防范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旦出现违规违法等状况,企业极有可能受到国际制裁,损失的不仅是经济利益和企业声誉,甚至有可能丢失海外市场,危及企业生存。
合规经营是企业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合规经营是企业长远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谁能做到合规经营,谁就能有效管控风险,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国际工程行业的产业链较长,不但涉及多种业务形式,涉及多个国别公司多个具体操作人员,而且涉及多个国家不同的国情。规则的多元性和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要在境外完全实现合规经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企业要把合规经营作为基本功,常抓不懈。
合规经营是企业需要提升的竞争力
所谓企业的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声望的综合能力。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认为,一般人都把人才、产品、设备、资金等看得见的资源看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实际上,企业的合规经营理念以及所秉持的经营哲学等看不见的因素,才是维系企业繁荣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对于国际工程企业来说,在不同发展阶段,其竞争力是不同的。在初始发展阶段,竞争力可能表现为成本优势、规模优势或者技术优势;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其竞争力会逐渐向产业链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品牌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变。如同一个遵纪守法的人被称为“靠谱”的人一样,一个合规经营的企业可以被称为“靠谱”的企业。一个“靠谱”的企业可以满足当地政府、业主和民众等在绿色、可持续、环境友好、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是值得信任的。而这种信任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合规经营方面的相关建议
一、合规经营要遵守驻在国的法律法规
首先,要了解和学习驻在国的法律法规,要深入研究当地的反腐败法、税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比如,肯尼亚政府于2003年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于同年出台《反腐败和经济犯罪法》。2009年,肯尼亚政府出台《犯罪所得和反洗钱法案》,随着在反腐领域立法工作的不断完善,肯尼亚又相继出台多部具有反腐性质的法案,如2011年发布的《道德和反腐败法》以及2012年发布的《反商业贿赂法》等。
其次,要严格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随着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产业政策、当地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变化中,要按照驻外使领馆的统一要求,合法依规地开展经营活动,有条件的企业应在当地聘请律师和会计师等专业人才,协助处理公司合规经营等事务。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商业机会和腐败风险之间的矛盾。
第三,如果企业在当地发生了商业纠纷,或因为“不合规行为”等被卷入各类官司或仲裁,一定要杜绝任何投机和侥幸心理,依法依规地去处理和解决,绝不能用另一个“不合规行为”去掩盖或弥补。
二、合规经营要同时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首先,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并补充制订新的规章制度,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对项目立项、投标评审及标前论证、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等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合规管理,将规章制度覆盖公司所有经营活动。
其次,要检查敦促规章制度的执行。要依照企业现有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在海外的经济行为,约束企业海外员工不碰高压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合规经营的风险控制在企业内部。
第三,要严肃问责违法规章制度的各类行为。要对重要岗位任职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驻外机构领导班子和新上任的项目经理,在上任前要对其进行岗前廉政谈话,签订《重要岗位人员廉洁从业保证书》。各海外单位都要与业务关联的供货商、分包商签订“反腐败承诺书”。
三、合规经营要以做“当地友好企业”为己任,铸就百年基业
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12年9月颁布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议题有7个,分别是:工程质量与安全、员工权益与职业发展、客户(业主)权益、供应链管理、公平竞争、环境保护和社区参与和发展。
1.工程质量与安全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立命之本,一定要高度重视。海外工程实践中,一些“不合规事件”发生的最初原因是源自质量问题。
2.员工是企业发展最具创造性的资源,企业应尊重、关爱员工(尤其是当地员工),善待和严管相结合,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员工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融合,保障中外员工合法权益。海外工程实践中,不少违规行为是聘用的劳务和当地员工导致的。
3.客户(业主)需求是企业存在价值的体现,公司应信守合同,保障客户权益,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4.供应链管理是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规避运营风险,建立竞争优势,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的统一管理,保障供应商权益,提升供应商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这也是企业合规经营内部管理的重点。
5.公平竞争是指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间,包括中国企业与国外同行间进行的公开、公正、平等的竞争,企业应尊重竞争对手,尊重知识产权,尊重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维护行业发展秩序。
6.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繁荣的先决条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企业应积极避免或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坚持绿色运营,建造绿色工程,保护工程所在地生态环境,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7.社区是企业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方,企业应尊重当地社区传统和文化,积极支持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改善民生,海外项目延伸到哪里,就要把公司的爱心传播到哪里,实现企业与当地社区的共同发展。
总之,企业在成功进入一个新国别市场之后,在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要时刻不忘回馈社会,加强和当地政府、社团、工会、社区、民众的沟通,建设“当地友好型”企业,这样才能树立起负责任的企业形象,诚信为本,合规经营,努力创造出企业在当地的良好信誉,为今后的持续经营打下坚实基础。